多年來,出口食品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9%以上。6月2日,日本厚生省召開了第175次進口食品檢驗促進會,主要對日本擬對食品農產品調整藥殘標準進行說明。相關出口食品企業(yè)應予關注。
本次對食品農產品藥殘標準的調整,有放寬的部分,例如參照美國標準,放寬了大白菜、花菜、西蘭花中烯酰嗎啉的zui高殘留限量(MRL值),但增加了我國出口日本數量較大的菠菜、芹菜、蘑菇中MRL值,還將干辣椒設為強制檢測項目;對魚蝦貝類增加滅藻醌殘留要求,并對所有產品提高了殘留限量標準;對杏子、櫻桃等增加了四環(huán)素類抗生素限量要求;對所有蔬菜、水果增加了吡唑酰胺的限量要求。
日本對瘦肉精等調整了檢測方法,其中,調整后檢測方法要求瘦肉精的靈敏度為0.00005ppm(mg/kg),即0.05ppb(ug/kg)。瘦肉精包括克倫特羅、沙丁胺醇、特布他林、萊克多巴胺等,按照我國目前的檢測能力,很難達到靈敏度為0.05ppb的要求,目前,檢驗檢疫部門的儀器是液相色譜-串質譜儀(LC-MS/MS),該設備檢測克倫特羅的靈敏度可以達到0.05ppb,檢測沙丁胺醇、特布他林、萊克多巴胺等其他瘦肉精的靈敏度一般為0.5ppb,很難達到檢測要求。
出口企業(yè)的應對措施
一、強化標準意識,培育創(chuàng)新能力。重視、尊重、積采用標準,特別是的標準,努力使生產、經營、產品質量達到高水平。
二、實施綠色戰(zhàn)略。企業(yè)應充分利用當地特色資源和資源,大力發(fā)展特色農產品、有機農產品,按照綠色產品生產操作規(guī)程生產國外很少生產或根本不生產的農產品。
三、建立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和主動召回制度。建立以原料批為單元的企業(yè)產品流向登記記錄,能及時、準確地由產品追溯到原料,當發(fā)現(xiàn)不合格產品時,能通過產品識別代碼從產品到原料每一環(huán)節(jié)逐一追溯,迅速查找不合格產品的去向,及時召回不合格產品,分析不合格原因,及時采取有效整改措施。
四、發(fā)展農產品深加工。發(fā)展農產品深加工,提高技術含量不僅能夠提高產品的附加值,而且可以避開苛刻的檢疫限制。